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以租金回報看樓市

樓價會否繼續尋底, 其中一個因素為 - 租金。

假如租金不變, 又或繼續上升, 樓價下跌反而有利投資者, 因為租金回報上升, 樓作為投資工具吸引力當然上升。現在租金回報多為2.5%左右, 幾乎為歷史低位。亦比大多數定息投資工具為低, 想想看, 美國債券也有2.7%, 風險更底, 為什麼要投資在樓宇上?


因為樓宇有槓桿? 現在400萬以下細價樓供應極少, 400-600萬可做槓桿只有5倍(20%首期)。美國國債可做槓桿絕對更多, 因為無風險資產的倉值極高, 風險只有美國Default 國債。施公子估計有生之年都是看不到了。


那樓還有什麼吸引力? 升值? 環球地產市場, 包括美國,中國都開始有回落跡象。過去幾年, 香港房產不是一枝獨秀, 而是受惠於錢多資產少, 全球資金湧向不同類別資產, 造成環球房地產大升市。時移世逆, 這一浪走到尾聲, 還預期樓價再度長牛, 實在是危險。


到底樓價未來如何, 租金回報絕對是一個指標。如下圖可見


40平方米以下, A類別單位, 港島區租金已於10月見年度頂。九龍區再創新高, 而新界區亦於8月見頂。往後數據如何, 施公子估計新界區租金會明顯下跌, 由於近年供應主要集中於新界區, 租盤供應多, 業主叫價能力比較差。 作為租客, 同一筆資金, 在新界區可以每年都住新樓。


如果租金開展長期跌浪, 那樓市的下行風險恐怕更大。

假如租金企穩, 樓市會走進牛皮市, 個別優質盤源叫價能力較強, 而條件較差的難免要減價促銷/租。
而要租金繼續上升, 只有經濟更好, 股市繼續上升, 以現在看來是條件不足的, 香港失業率為2.8%的歷史低位, 幾乎全民就業, 愈多人有份工, 就愈多人有能力供。要再推低失業率, 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 實在是難以做到。

如有興趣作深入研究, 可以到差餉物業估價署查找資料。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以收息角度看領展(含估值)

作為最亞洲最大REITS, 亦是恆指成份股之一, 領展交出的成績表一直令人驚喜。

在2018年, 恆指經歷連續六個月跌市的情況下, 表現出一流的防守能力,。當恆指由33,153回調至現在26,000水平, 調整幅度約20%。但領展不跌反升, 在宣佈出售部份資產後再創新高, 簡直是領先大市。

比其他REITS, 領展股價一直領先的原因不外有三

1. 極進取的管理層
有別於其他REITS只做包租公的生意模式, 以王國龍為首的管理團隊積極尋找投資機會, 不斷優化租合。近兩年賣出沒有增長空間的商場, 收回資金增持高回報或有前景的商場, 從而提高整個收租租合回報。

而香港增長空間已經有限, 領展亦開始在內地佈局, 收購優質收購物業。雖然現時內地投資比重上限為20%, 但不難看出這個比重只會愈來愈多。以增長空間而言, 內地遠勝香港, 而物業升值及租金上升的條件亦較充份。

這亦反映管理層不甘於只注重香港, 反而放眼亞洲, 為股東謀取價值。對股東來說絕對是抵讚。

2. 積極回購
回購固然是財技手段, 透過減少市場流通股數, 推高股息回報。而領展亦多作回購, 每每在高位回購後, 股價反而能再創新高。有說回購行動推高股價與管理層回報Option 有關, 但既然管理層與股東利益一致, 也是一件好事。

施公子反而希望領展能利用手上現金, 多收購優質資產, 推高租金收入。最近數次出售商場後, 部份資金用為回購之用, 施公子明白手上收租資產減少, 該年租金收入下降, 會為派息帶來壓力。回購股息實為推高派息的方法, 但作為長期股東, 反而希望管理層能以資金大展拳腳, 收購更多優質資產, 長遠創造更多價值。

3. 年增派息
自上市以來, 領展每年分派利息都比上一年高。這亦是股價長升長有的最大原因。


綜合以上因素, 一方面市場以REITS 定位領展, 另一方面亦視其為增長股。造成領展股票大大領先其他REITS, 價高當然息低, 所以派息長期落後, 多在3-4%範圍波動。在低息環境, 當然不是問題, 可是, 在利息正常化下, 美國國債利息上升, 以及借貸利息上升, 都會對收息資產造成壓力。

美國債券被視為無風險投資, 今年9月美債利息升至高位約3.1%,  對比領展約3-4%的息率, 部份資深投資者會將資金泊入無風險國債, 因為當中風險溢價太低, 實在吸引不了資金流入領展。

同一道理, 假如有一天香港追加利息, 銀行定期存款年利率達至3.5%(無風險利率), 市場一定要求領展有更高利息回報, 以補償投資者承受的額外風險。

另一方面, 部份資深投資者以低息借貸作杆槓, 套取利息回報。簡單而言, 以現在大額貸款<3%利息計算, 借出資金買入領展, 雖然套利空間微少, 但在預期領展派息增長的情況下, 進取型投資者依然認為值博。但當借貸成本上升至3%以上, 不難理解投資者需要更高回報才能支付借貸利息支出, 同理, 投資者亦會要求領展利息回報更高。

假設每年分派利息上升10%, 以息率計, 可以得出領展預期估值如下。

以3.5%股息計算, 2019年價值約為$74.29, 到2023年可以晉身紅底股, $108.76。但假如市場利率上升, 而要求領展有4%股息, 2023年價值則跌至$95.17。如此類推。

頭盔還是要戴, 以下計算只供參考, 並非投資意見,亦不構成任何投資產品之要約、要約招攬或建議。


#0823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派息  $    2.60  $    2.86  $    3.15  $    3.46  $     3.81
3.5%  $   74.29  $   81.71  $   89.89  $   98.87  $  108.76
3.7%  $   70.27  $   77.30  $   85.03  $   93.53  $  102.88
4.0%  $   65.00  $   71.50  $   78.65  $   86.52  $    95.17
4.3%  $   60.47  $   66.51  $   73.16  $   80.48  $    88.53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那些年一起追的理財KOL

施公子的理財啟蒙, 分別是一本書和兩位第一代香港理財KOL。

中學的時候, 除了讀書, 打機外, 最大的嗜好就是閱讀。要說一本對我最有影響力的書, 肯定是富爸爸窮爸爸。近年理財教學大熱, 這本書的部份概念已經深入民心。資產, 負擔, 現金流早已經被轉載了很多次, 不算主流媒體, 大部份Blogger 亦已經深入講解其中概念, 施公子就不再多作解釋。

施公子窮人家庭出身, 以作者的說法, 就是家庭財商是零。當時第一次接觸資產與現金流的概念, 方認識到世上竟然有睡著也能有收入的方法, 真是大受震動。見慣家中兩老日以繼夜工作養家, 一直以為只有努力工作, 才可以增加收入, 原來增持資產才是富人保持財富和生活質素的秘密。這個觀念, 對只有十多歲的中學生簡直是顛覆世界觀。

工作收入是加數, 投資收入是乘數。如何走進快車道, 跳出老鼠圈就成了我的人生目標。巴菲特說:「如果你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說的正正是同一道理。

每人每天都只有廿四小時, 如果只靠工作, 提高收入就只兩個分法: 1. 提高產出, 2. 提高工時。然而, 產出和工作都有上限, 即使如何"Chur爆", 也不可能一個人做三個人的工作量, 而工時上限更直接, 即使李家誠的一天也只有廿四小時。

這是作為打工仔的局限, 實在難以改變。

說到兩位第一代理財KOL。分別是YC和財叔, 兩位都是賺夠上岸, 但又無私分享自身經驗的前輩。

YC是我第一個接觸的Blogger, 沒特別查找資料, 單憑記憶。YC是一位退休公務員, 靠投資物業累積了不少資產, 每次買賣物業, 他都特別強調現金流, 只要租金能多於供款, 就是一個正現金流的好資產。當物業升值, 他會向銀行加按, 套出升值部份資金, 作首期再購入第二個正現金流物業。如是者, 在有正現金流的情況下, 能穩守也能進取, 慢慢累積一個物業皇國。

最引象深刻的是, 當YC退休, 拿著一筆退休金。同事們都打算放進定期收息, 以保障退休生活。他卻全拿去買樓收租, 同事們當然不明白, YC早已計好數, 當下決定的一刻, 收租多少, 供款多少, 正現金流多少, 早已經計算在內。

最後只知道YC在內地投資了幾個商用物業, 都是有正現金流的。說起來他都退休了十年, 憑他的理財智慧, 相信退休生活一定精彩。作為一個十年前的讀者, 亦祝願他生活安好。

至於財叔, 相信大家認識也比夠多。近幾年是比較active的, 也很樂於分享他的『做大個餅』之道。他在投資舊樓, 製造正現金流方面都是專家, 近年的炒樓專家, 不少也是財叔的後輩, 以他的影響力, 可以說是桃李滿門。在慈善方面, 財叔更是身體力行, 賺到錢更會回饋社會, 幫忙內地山區援建學校。絕對是發財有品的代表。

相傳財叔也是有位師傅的, 當那不是施公子的年代, 認識也不深, 只知也是位無私分享的老前輩。

香港叻人很多, 但肯分享自己財富之道的很少。兩位大師的分享的確增加了很多普通市民的理財智商。作為後來者, 真的很感激前人的分享,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才能看得更遠。


2018年12月8日 星期六

黃國英與沈大師


一直想寫寫這個題目施公子很少留意財經評論員。但這兩位的名氣太大大得連我不問世事都知道他們的代表作。

先說說黃國英吧作為基金經理說他為股市大好友也不為過。2017 重倉騰訊受惠於大牛市為他投資生涯寫下濃濃一筆每篇文章總是意氣風發大讚愛股更聲言『買騰訊永遠唔會遲』。另外他也是科技股新經濟股的代表除了香港的騰訊他還推介過英國的Amazon 等等科網巨頭。

沈大師麻我的認識不深2018之前沈大師別號『燈神』。燈神者明燈也。傳聞跟大師作對賭幾乎是必勝的。大師說升就一定大跌。大師說跌往往就開始大升浪。這個燈神的記錄不是一年兩年而是足足十年。幽默一點看沈大師可能造就了不少富豪。

2018, 一切都倒轉了。沈大師說一股不留相反黃國英則認為有力再上。結果港股在201712月創下33,154點高位後拾級而下連跌6個月創下1982年以來最長跌市記錄誰勝誰負一目了然。
從前是黃國英寸爆沈大師現在是沈大師一炮而紅幾乎被人當作香港股神。

至於黃國英可能是看到港股不生性, 2018年中的時候開始推介美股說美股動能更好科技股龍頭增長強勁應該要棄港股追美股。老實說施公子也有參與美股近兩年更食正長升浪但到浪尾才追入多少有點不智。在我看來黃國英推薦美股更有點跟紅頂白的感覺港股長跌長有美股繼續大牛那轉過去吧。

近兩個月美股大跌相信黃國英也意料不及首先由FB 單日大跌20%開始, FAANG一隻隻倒下。反而港股已跌至低位再趺也空間有限。

施公子也在USD $1,900全清手上的Amazon, 由約$900美元成本價計賺大約一倍。同時把其他的科網股全部賣出包括Nvidia, Microsoft, google, netflix, 回報也十分不錯。沒有預知能力只是單純計算得出港股比美股抵買於是把資金班師回朝分段增持收息股。美股再升空間有限增長預期早己透支反而港股跌完又跌只要站穩陣腳回歸平均值我都能大賺一筆。再不濟手持大量6%收息股也沒有什麼好怕。

黃國英與沈大師的經歷正正是投資上的一個借鑒。風水輪流轉每人都有看對看錯的時候因為市場根本是不能預測的誰也沒有預知能力。常常聽到同事們吹噓在股票上賺錢, 2017的時候更幾乎全公司皆股開會時大家也是在看aastocks。到2018大家回歸實事人人埋頭苦幹。今日羸聽日輸相信是香港股民的最佳寫照。

曾經問過一位即將退休的同事他自打工以來一直堅持炒股。多年以來到底成果如何?

他說十個股民。七個輸兩個平手一個賺。

他是那七個之一。




一年收息三十萬, 你仲番唔番工

在討論區看到這個題目, 引起熱烈討論。

收息三十萬, 平均每月收息$25,000, 在香港工資中位數約$16,800的情況下, 拿著這份被動收入已經比最少50% 香港人過得好。幻想一下, 單靠收息, 比一半打工階層付出時間勞力, 朝九晚五收入還高。絕對是人生另一個境界。

這個情況, 就到了施公子口中, 打風流工的階段。

單靠收息足夠生活, 日常支出有保障, 工作即使不是可有可無, 但重要性一定大減, 做得不高興, 可以隨時離開。變相買到更多自由, 贖回自己的時間和尊嚴。

如果工作快樂, 有成就感, 當然可以繼續在職場發光發熱。一邊收息, 同時一邊為自己儲蓄更多現金。當機會來臨, 加注購買更多收息資產, 增加現金流, 提升生活質素, 再一步一步向上流動。

施公子的一位同事, 正正是這方面的俵俵者, 也是他啟發了我, 打工同時不忘建立自己的資產王國。這位同事年不過四十, 但早已搵夠上岸。收息比人工還多的情況下, 在職場上反而進退有餘, 不用計較得失。

收息三十萬, 有人選擇贖回自已, 從此告別打工生涯。但我會認為工作為圓滿人生的重要一環, 帶來的除了金錢, 還有能力提升, 自信以及更寬的視野。而且有工資收入, 在收息資產大減價時可以進行增持, 進一步強化被動收入, 早日向上流動, 見識一個更大的世界, 發掘人生更多機會。到時機成熟, 輸得起的時候, 更可以跳出打工行列, 建立自己的生意系統, 全力進攻去繼續為資產增值。

施公子相信, 要提升承受風險的能力, 首要是輸得起。當收息足夠支付日常開支, 或者更多的時候, 即使生意初期收入不足, 起碼不用承受太大生意壓力。更可以用利息回報支持生意營運, 捱過投資期, 大大增加成功機會。

捱字不出頭

香港作為炒賣之都, 資產升跌總是牽動很多情緒。施公子是股災年出生的80後, 股樓大跌時沒經歷過。第一次身歷股災樓災, 已經是1993 - 2003年了。當時感覺不大, 反正施家都是貧窮家庭, 手上資產有限, 股樓大跌根本沒有絲毫影響, 只要沒有失業, 日子還是一樣的過。

用現在的說法就是當時施家不是in the game, 兩老傳統思想都是勤力工作, 努力儲蓄, 日子就會過得安穩。施公子母親最推崇的美德, 就是『捱得』兩字, 她常常說:吃得苦中苦, 分為人上人。但現在社會上, 吃得了苦, 只會吃更多的苦, 人上人是半點都沾不了邊。

Not in the game, 固然幫助施家避開了資產貶值。但03後的經濟繁榮亦分享不到, 於是一步錯, 步步錯, 眼看十多年來銀紙貶值, 物價愈來愈高。愈捱愈辛苦, 都只能保持生活質素, 生活享受是半點都沒有。

轉捩點是施公子出身工作, 慶幸走進了一個收入不錯的行業, 多年來也平步青雲, 混成了一個小頭目。公司規模大員工多福利好, 就像走進了一個全新的圈子, 好處是看到更大的世界, 了解到不是每個家庭都要節儉過日子。在力能所及之下, 是可以平均追求生活素質和儲蓄將來的。

還記得當年的感嘆: 同事們錢多假多, 每次AL 都在旅行, 聖誕過年大家都肯定在外地過節。 一起在茶餐廳吃碟頭飯的好幾位都是Ivy league phd, 學歷高收入高, 偏偏比你還博命。

圈子大了, 也有了自己的世界觀。從前在家不談金錢, 現在同事間講的都是怎樣搵錢。講得多, 自然認識更多。

最大的學習是認識到時間等於金錢, 今天的$1,000, 明年就應該是>$1,000。因為通漲, 金錢的購買力只會愈來愈少。而且市場上有人會以高價購買你現在的金錢(也是購買力)。一隻8%回報的債券, 就是用每年8%回報買走你當下的購買力, 今年的$1,000, 下年就是$1,080。優先股如是, 收息股也如是。

用錢搵錢, 永遠都比勞力搵錢快。近幾年, 施母也慢慢開始儲蓄收息股。還記得她第一次收到股息的興奮。到現在, 每當跌市的時候, 她都會問有那隻股是值得增持收息。很高興她能開始改變想法, 擁抱轉變, 相信以現在的投資步伐, 未來退休生活一定會更精彩。

作為過來人, 深深明白這個道理簡單易明, 但也是貧窮家庭所不了解的。當人只可以看到未來一天, 一星期, 一個月, 是想像不到一年後的股息/債息回報的。有的人即使了解, 但缺乏資本也難以以錢搵錢, 只可以繼續出賣勞力時間來換取回報, 最後愈窮愈困。

寫這個Blog 的目的, 一是記載自己的投資歷程;二是希望以生命影響生命, 早日明白資本社會的規則, 令更多人買回自己的生活自由。



有種身份, 叫校友

一世人流流長, 不同時候總有不同身份 - 學生, 子女, 家長, 打工仔, 上司, 下屬, 男/女朋友, 丈夫/老婆。身份隨時間轉變, 也可以重疊, 今天是子女, 明天是家長, 但兩個身份也可以同時存在。很多時候,世事紛亂, 往往會令我們遺忘了一些重要的身份。 但突如其來的某...